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審議《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講話中指出,“黨風廉政建設,要從領導干部做起,領導干部首先要從中央領導做起。正所謂己不正,焉能正人。最重要的就是要防微杜漸,不要‘溫水煮青蛙’”。
“溫水煮青蛙”是一個實驗,說的是將青蛙放進開水中,青蛙會立即跳出而不會被燙死,而將青蛙放入溫水,緩慢加熱,青蛙則會無視危險,逐漸適應水溫變化,最終被活活煮熟。實驗說明一個深刻的哲理:麻痹大意、缺乏警覺,會讓人對危險的環境習以為常,在不知不覺中陷入無可挽回的境地。黨風廉政建設也是如此,腐敗行為一般都發起于微末,由細微的作風小節逐步累積、蔓延,終至釀成大貪巨腐。習近平總書記用不要“溫水煮青蛙”生動形象地指明了防微杜漸、從嚴要求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體現了對黨風廉政建設規律性的深刻認識,為有效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指明了方向。
作風問題與貪污腐化只是違紀違法的不同階段,作風問題是“幼年”的腐敗,腐敗是“成年”的作風問題。黨風廉政建設“溫水煮青蛙”的問題在于存在舒適的“溫水”與持續加熱的“熱源”:“溫水”是作風小節生存發展的空間,“熱源”則是不斷攀升的欲望與針對權力的圍獵腐蝕。只有強化作風觀念、嚴格作風管理、凈化作風生態,才能防止黨風廉政建設陷入“溫水煮青蛙”的局面。
黨員領導干部作風逾矩、行為越軌、貪污腐敗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動搖、警惕意識不足、享樂之風作祟,因而陷入持續加熱的“溫水”中而不自知,終至走向腐化墮落的深淵。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正確把握從作風小節到腐敗失節的演變邏輯與必然規律,充分認識“溫水煮青蛙”對黨的肌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危害,形成嚴守作風底線、嚴格自律自警、廉潔從政、規范用權、拒腐防變的思想觀念,增強自我約束能力。為此,有必要加強觀念教育,通過理論學習、警示案例等,遏制欲望攀升的錯誤心理。
權力的溢出效應不僅容易讓手握權力者迷失自我,更容易使其成為“圍獵者”刻意圍獵腐蝕的對象。實踐教訓表明,很多黨員領導干部出現作風問題、貪污腐敗,都是“圍獵者”圍獵腐蝕的結果。下屬、企業、權力服務對象等各種“圍獵者”所刻意制造的擦邊球、打親情牌、逐步腐蝕的策略手段等,往往使人防不勝防。差序格局、人情社會、官本位的傳統因子,為“圍獵者”圍獵黨員領導干部,作風問題滋生、蔓延提供了溫床。因此,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還需要加強社會教育,凈化圍獵權力的社會觀念,同時探索實施請客、送禮等拉攏腐蝕黨員干部行為的懲處制度,以凈化黨風廉政建設的社會生態。
作風管理不到位、制度規范不嚴格、實踐執行寬松軟,作風問題就會有生存發展的空間。只有嚴格作風管理、扎緊制度的籠子,嚴格制度執行、營造違規必究違紀必罰的執行生態,將權力置于陽光之中、監督之下、法治之列,壓縮作風問題生存、發展、蔓延的空間,才能徹底防止黨風廉政建設陷入“溫水”,避免作風問題積重難返。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從嚴、從緊、從細管理作風問題,明確具體標準,突出防微杜漸,強化過程監督,對作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一系列嚴格懲處違規吃喝問題的實際案例表明黨中央持之以恒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決心,更突出表明嚴格作風管理的重要性。
黨風廉政建設不要“溫水煮青蛙”,只有警鐘長鳴、毫不懈怠,強化作風觀念、嚴格作風管理、凈化作風生態,才能真正做到防微杜漸、標本兼治,永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有力的領導力量保障。(陳寶勝)
(來源:學習時報)